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大奖风采

        王晓菲

        2019.02.27


        王晓菲

        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

        细纱挡车工 高级技师

        王晓菲,女,32岁,中共党员,汉族,党的十八大代表,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,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技术能手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青年岗位能手、山东省首席技师、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

        纺织行业是民生产业,细纱挡车工劳动强度大、工作单调,是纺织行业最苦最累的岗位之一。王晓菲从事细纱挡车工工作15年来,凭借勤学苦练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,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,从一名普通的纺纱女工成长为全国纺织行业细纱挡车工领域的“状元”。随着细纱机设备以及纱线品种的不断更新,她先后研究出氨纶包芯纱“食指勾断氨纶丝”接头法、“罗卡丝紧密纺”皮辊上单手接头法、细纱机不停台换粗纱等操作方法,培训学员近百名。

        一、 敢啃善啃硬骨头

        企业生产中,每次引进新的细纱机设备以及纱线品种,必须随之更新操作手法,且一般没有先例可循,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。精棉120支产品投产初期,纱疵率在1.0%以上,王晓菲先后参加40次检查、实践、研究,找出纱疵产生原因并制定了对策,最终使得纱疵率降至0.6%。

        紧密纺精棉40支产品投产初期,纱线断头一直居高不下,开车效率仅为50%至60%。王晓菲从挡车工的角度寻找突破点,通过对紧密装置结构的研究,她在接断头的时候区别S捻和Z捻进行斜接头,增强接头后的捻力,创造出“紧密纺斜接头操作法”,该方法使开车效率提高至95%,一天43台车可增加产量1011公斤,每班用工由11人减至5人,三班共减少用工18人,而且提高了络筒效率,成纱毛羽下降50%,强力增加10%。

        细纱车间共有200多台纺纱机,24小时不停车,时常会出现缠堵挂、飞花等不可避免的问题,凭借过硬的技术,王晓菲多次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即使是最难处理的被称为“老虎机台”的纺纱机,王晓菲也能把它“收拾”得服服帖帖。

        二、 创新路上不止步

        虽然理论功底扎实,实际操作能力精湛,但王晓菲始终坚持“要干就干最好”的工作准则。她不断学习钻研,摸索出很多创新性的操作方法,提出不少合理化建议。

        细纱改品种过程中,原来必须停车更换配件。王晓菲创造了“改纺不停台操作法”,实现开车状态下,边换纱线边接头,改变了“凡改纺必停台”的老传统,可增加改纺机台产量的2%。

        2002年,企业在同行业中较早引进了氨纶包芯纱,试纺过程中,接头时,值车工需用剪刀剪断氨纶丝,效率低且极易割伤皮辊。“如何安全且高效地掐断氨纶丝”,王晓菲反复考虑这一问题,最终摸索出“食指勾断氨纶丝法”,提高效率的同时,也避免了设备配件的损坏。原来“罗卡丝紧密纺”采用双手接头法,王晓菲创造了“罗卡丝紧密纺”皮辊上单手接头法,减少接头动作50%,速度提高了2倍,质量合格率提高30%。

        王晓菲多次主持企业新品种开发,带头研发的“军用服饰纱线”和“森林氧吧纱线”获得国家专利。面对可纺性问题,王晓菲提出用赛络紧密纺工艺来做试验,可纺性得到极大提高;生产过程中,经过染色的纤维喂入罗拉后,集聚效果不好,毛羽偏高,条干不理想,王晓菲与团队成员研究改进方法,提出减少两个粗纱喇叭口的间距,使得毛羽改善0.3个百分点,条干不匀率降低0.2个百分点;植物染纱线因颜色的原因,断头后不容易被挡车工发现,无法及时处理断头,造成瞬时断头率居高不下,王晓菲提出增加车头激光灯来帮助发现断头,发现断头后就能及时处理,这让瞬时断头率降低到正常值,挡车工的巡回减少了50%。

        三、 悉心授艺带高徒

        多年来,王晓菲不断将自己的技能绝活倾囊传授给徒弟和新工。她根据学员的特点因材施教,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、适应能力。在她的努力下,新工试用期由原来3个月缩短到1个月,缓解了车间用工紧缺的问题。

        在悉心授徒的同时,王晓菲也没放松自身学习。她认真系统地学习了人力资源管理、企业管理等课程,她撰写的非公企业人才招聘论文获得好评。通过学习让王晓菲对企业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认识,在担任技能教练期间,她精心选择并拍摄操作技术和质量管理流程的视频、图片,并针对问题提出预防和操作改进方法,制作成培训课件,强化了对新工的培训效果,减少了因操作不良造成的线疵,经王晓菲培训的新工达到1000余人次,其中优秀学员15人。

        她提出了“一管两会三联合”管理工作法,“一管”就是管理人员定指标定自罚标准,带动全体员工;“两会”就是以每天召开早会和班后会为抓手,增强生产活力;“三联合”就是以设备联合检查、包机联合检查、操作联合检查三项制度为保障,提升执行力。这一管理工作法让车间各项工作不断完善,不断改进,整体管理水平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状态,促进了质量不断攀上新台阶。

        王晓菲作为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民营纺纱企业的挡车工,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,以及对人生目标的执着追求,实践着自己的人生理想。王晓菲正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日常的工作之中,培育技能型员工,为纺织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做贡献,为早日实现纺织强国梦做出最大的努力。

        推荐阅读

        热门资讯